春日五首·其四
秦观〔宋代〕
春禽叶底引圆吭,临罢黄庭日正长。
满院柳花寒食后,旋钻新火爇炉香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在屋内听到传来的鸟鸣声,圆亮有力,临摹完王羲之的黄庭法帖,正是太阳当空,还是走出户外散步去。
此时正是寒食节后,满院柳絮飞扬,家人忙着钻木取火,点燃火炉,院子里飘荡着木火的香气。
注释
引圆吭:形容鸣声圆润。
黄庭:道经名。此指《黄庭经法帖》。
柳花:柳絮。
寒食:节令名,清明前一天(一说清明前两天),古时是日禁火寒食。
钻新火:钻木取火。此指清明节取新火。
爇(ruò):点燃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(宋)秦观著 王醒解评.秦观集:山西古籍出版社,2004年01月:61
2、
李梦生 .宋诗三百首全解 .上海:复旦大学出版社 , 2007年5月1日:137-138
3、
贾炳棣.唐宋诗词三十家·李清照秦观诗词精选:山西古籍出版社,1995年11月:145
创作背景
这五首诗为一完整的组诗,是秦观于元祐年间(1086~1094年)在京师供职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时所作。这组诗也并非同作于一朝或一夕,而是随时有感而发,信口吟出,随手拈来,同为春时所写,故曰“春日五首”。此诗为其中第四首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(宋)秦观著 王醒解评·秦观集:山西古籍出版社,2004年01月
简析
《春日五首·其四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以春禽在树叶间清脆悦耳的啼鸣开篇,营造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;次句说此时日光正好、时间悠长,透出一种闲适与从容;三句点明时节为暮春;末句是对古代寒食节习俗的反映,也体现出诗人对春日生活的细致品味与享受。这首诗写京城寒食节后的市井风情,一扫暮春时节的凄凉与伤感,既抒写诗人闲雅自适的生活情趣,也表现了平常而世俗的京都生活。
秦观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 663篇诗文 400条名句
苏幕遮·燎沉香
周邦彦〔宋代〕
燎沉香,消溽暑。鸟雀呼晴,侵晓窥檐语。叶上初阳干宿雨,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。
故乡遥,何日去?家住吴门,久作长安旅。五月渔郎相忆否?小楫轻舟,梦入芙蓉浦。
浣溪沙·小院闲窗春色深
李清照〔宋代〕
小院闲窗春色深,重帘未卷影沉沉。倚楼无语理瑶琴。(春色深 一作:春已深)
远岫出云催薄暮,细风吹雨弄轻阴。梨花欲谢恐难禁。(出云 一作:出山)
蝶恋花·伫倚危楼风细细
柳永〔宋代〕
伫倚危楼风细细,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草色烟光残照里,无言谁会凭阑意。(阑 通 栏)
拟把疏狂图一醉,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。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