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学问思辨行

子思〔先秦〕

  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有弗学,学之弗能,弗措也。有弗问,问之弗知,弗措也。有弗思,思之弗得,弗措也。有弗辨,辨之弗明,弗措也。有弗行,行之弗笃,弗措也。《中庸》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广泛学习,详细询问,周密思考,明确辨别,切实实行。要么不学,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;要么不问,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;要么不想,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;要么不分辨,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;要么不实行,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。

注释
博学:广泛学习。
审问:详细地问。在学问的探究上,深入追求。审: 详细,慎重。
慎思:谨慎地思考。
明辨:明确地分辨;辨别清楚。
笃行:切实履行;专心实行。
弗:不,无。
措:停止,罢休。

简析

  此文阐述了治学的严谨态度与实践精神。从“博学”到“笃行”,每一步都强调深入、不懈的追求。对于未学之知,若学而不能掌握,则不放弃直至精通;对于未明之理,若问而不得解答,则持续探寻直至明了;对于未思之惑,若思而未得其解,则坚持思考直至通透;对于未辨之疑,若辨而不明真相,则继续辨析直至清晰;对于未行之事,若行而不够笃定,则坚持实践直至圆满。这种“学问思辨行”是儒家提倡的一种认识和修养的方法,剖析了学习、寻向、思考、辨析及最后付诸行的过程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巫山神女

佚名 佚名〔先秦〕

  姑媱之山,帝女死焉,其名曰女尸,化为草,其叶胥成,其华黄,其实如菟丘,服之媚于人。《山海经》

  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,梦见一妇人曰:‘妾,巫山之女也。为高唐之客。闻君游高唐,愿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。朝朝辞暮,阳台之下。’旦朝视之,如言。故为立庙,号曰朝云。《高唐赋》

  郭景纯云:丹山在丹阳,属巴。”丹山西即巫山者也。又帝女居焉。宋玉所谓:“天帝之季女,名曰瑶姬,未行而亡,封于巫山之阳。精魂为草,寔为灵芝。”所谓“‘巫山之女,高丘之阻。《水经注》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行苇

诗经·大雅·生民之什〔先秦〕

敦彼行苇,牛羊勿践履。方苞方体,维叶泥泥。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或肆之筵,或授之几。

肆筵设席,授几有缉御。或献或酢,洗爵奠斝。醓醢以荐,或燔或炙。嘉肴脾臄,或歌或咢。

敦弓既坚,四鍭既钧,舍矢既均,序宾以贤。敦弓既句,既挟四鍭。四鍭如树,序宾以不侮。

曾孙维主,酒醴维醹,酌以大斗,以祈黄耇。黄耇台背,以引以翼。寿考维祺,以介景福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人有亡鈇者

《吕氏春秋》〔先秦〕

  人有亡鈇者,意其邻之子:视其行步,窃鈇也;颜色,窃鈇也;言语,窃鈇也;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。俄而掘其谷而得其鈇,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,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也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