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飞鸟各投林

曹雪芹 曹雪芹〔清代〕

为官的,家业凋零。富贵的,金银散尽。
有恩的,死里逃生。无情的,分明报应。
欠命的,命已还。欠泪的,泪已尽。
冤冤相报实非轻,分离合聚皆前定。
欲知命短问前生,老来富贵也真侥幸。
看破的,遁入空门。痴迷的,枉送了性命。
好一似食尽鸟投林,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!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做官的,最终家业衰落凋零;富贵的,到头来金银散光耗尽。
施恩的人,能在绝境中死里逃生;无情无义者,终得明确的报应。
欠了人命的,已将性命偿还;欠了眼泪的,泪水早已流尽。
冤冤相报的恶果实在不轻,人生的分离聚合都是前世注定。
若想知道为何短命,且问前世因果;老来获得富贵,也不过是侥幸之幸。
看破红尘的,选择遁入空门;痴迷不悟的,白白送了性命。
这一切就像鸟儿吃完食物飞向树林,只留下一片白茫茫大地,干干净净!

注释
凋零:衰落。
冤冤相报:以冤报冤的因果报应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红学界通常主张此曲十二分句分别隐喻正十二钗命运,但具体归属尚存争议,亦有学者不认同按人分派的方式。周汝昌指出,“为官的家业凋零,富贵的金银散尽” 两句概括 “家亡” 之态,其余分句对应关系为:有恩者死里逃生指巧姐,无情者分明报应指王熙凤,欠命者命已还指贾元春,欠泪者泪已尽指林黛玉,冤冤相报实非轻指迎春,分离聚合皆前定兼指贾探春与史湘云,欲识命短问前生涉及贾迎春与贾元春,老来富贵真侥幸属李纨,看破者遁入空门为惜春,痴迷者枉送性命是秦可卿。俞平伯则认为:为官者家业凋零对应史湘云,富贵者金银散尽指向薛宝钗,有恩者死里逃生仍指巧姐,无情者分明报应属妙玉,欠命者命已还指迎春,欠泪者泪已尽为黛玉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此曲以对仗句式总括金陵十二钗悲剧命运,家业凋零金银散尽写家族衰颓,死里逃生枉送性命状个体遭际,借前定前生强化宿命感。结句食尽鸟投林以意象群喻世态炎凉,白茫茫大地收束全篇,于凝练笔墨中尽显封建家族覆灭的苍凉与世事空幻的哲思。

曹雪芹

曹雪芹
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 167篇诗文  883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山寺夜起

江湜 江湜〔清代〕

月升岩石巅,下照一溪烟。
烟色如云白,流来野寺前。
开门惜夜景,矫首看霜天。
谁见无家客,山中独不眠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琵琶仙·天际归舟

蒋春霖 蒋春霖〔清代〕

五湖之志久矣!羁累江北,苦不得去。岁乙丑,偕婉君泛舟黄桥,望见烟水,益念乡土。谱白石自度曲一章,以箜篌按之。婉君曾经丧乱,歌声甚哀。

天际归舟,悔轻与、故国梅花为约。归雁啼入箜篌,沙洲共漂泊。寒未减、东风又急,问谁管、沈腰愁削。一舸青琴,乘涛载雪,聊共斟酌。
更休怨、伤别伤春,怕垂老、心期渐非昨。弹指十年幽恨,损萧娘眉萼。今夜冷、篷窗倦倚,为月明、强起梳掠。怎奈银甲秋声,暗回清角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乐中悲

曹雪芹 曹雪芹〔清代〕

襁褓中,父母叹双亡。
纵居那绮罗丛,谁知娇养?
幸生来,英豪阔大宽宏量,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。
好一似,霁月光风耀玉堂,厮配得才貌仙郎,博得个地久天长,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。
终久是云散高唐,水涸湘江。
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,何必枉悲伤!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